劳动力市场景气度正企稳回升
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9月31城调查失业率近三年来首低于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有机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景气程度正企稳回升。而叠加季节性因素、劳动力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趋势,以及周期成分企稳的影响,2016年底就业形势将大概率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向好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完成
按照惯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于本月25日公布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5%。
“我们观察宏观经济主要是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几大指标来看,从这几个指标的运行情况来看,稳的格局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稳中有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态势,积极变化在增多,稳的基础有所加强。从就业指标看,三季度形势好于预期。
事实上,从各项公开数据看,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稳定,GDP增速基本与上半年持平,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景气程度正企稳回升。
智联招聘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智联招聘全站在线招聘需求同比增长35%。科技拉动经济,经济带动就业,就业反哺科技,从就业形势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宏观经济正在上演着这一循环。随着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前期产能与库存的化解,部分在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开始恢复市场活力,新旧动能在第三季度同时发力,引发了整个社会对用工需求的扩张。
此外,叠加季节性因素、劳动力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趋势,以及周期成分企稳的影响。总体来看,2016年底就业形势将大概率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
人社部的监测数据也支持了这一判断。从上半年公布的数据看,劳动力市场供求保持动态平衡,多数监测省份企业用工人数有所增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持续在1以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斌表示,总体判断,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具备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条件。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有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这将为就业总体稳定提供坚实基础。随着转方式、调结构进程加快,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等将进一步蓬勃发展,有望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
特征 整体景气度上升市场分化突出
有专家指出,尽管就业形势向好,但我国就业领域依然面临着多重矛盾和挑战,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从供需情况看,“十三五”期间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加上近千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需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年均约2500万人。同时每年还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与此同时,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来看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景气程度上升,但市场分化特征仍显突出。
《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中,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景气两极分化现象依然明显。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仍然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就业景气指数为7.28。而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仍然最小,仅为0.20,表明随着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实施,相关行业的招聘需求人数远远小于求职申请人数,就业形势仍相对严峻。
事实上,根据既定规划,我国拟用五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用三至五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初步测算,这将影响钢铁行业50万职工和煤炭行业130万职工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水泥、玻璃、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小。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一段时期内,“招工难”与“就业难”将并存。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势必造成一大批职工转岗就业,其中不少人年龄偏大,技能和经验趋同,转业转岗能力差,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或将增多。
为保证企业富余人员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的总体安排,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内部分流”“转岗就业创业”“内部退养”“托底安置”四大类分流通道。同时,启动实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
刘燕斌表示,在部分资源型城市和产业相对单一地区,去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潜在的规模性失业风险,值得高度重视。但这种潜在风险是可防可控的,并且可以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化风险为生机。
错配 青年就业矛盾仍然存在
当前,应届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65万,2017年应届生数量依然居高不下。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增加,年均达到770万人左右。
BOSS直聘发布的《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伴随GDP增速持续放缓,近几年成为就业主力军的互联网行业也进入资本寒冬,2016年毕业生普遍下调薪酬期望,仅三成起薪达到5000元。
2017届的校招正逐步在各高校启动。有机构调查报告发现,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的首要原因是期望值和现实之间落差太大,其次是大学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再次是对职场和职业信息了解不充分,以及缺乏实效性的职业发展建议。这表明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实际上是“就业不难择业难”。
对此,智联招聘认为,社会提供的岗位很多,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大学生对自己能达到企业要求的工作不是特别满意,而对于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工作,自己又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供需双方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差异。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适合的岗位还不充足,企业招聘意愿有所下降,加之高校毕业生教育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对此,人社部多次强调,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稳定就业必须突出重点,重点有两头,其中一头就是大学生。要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结合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更多地到中小城市、城乡基层就业创业。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