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将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三大补短板规划获通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360  更新时间:2016-11-17 8:47:2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大补短板规划获通过

“十三五”将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

会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人民群众迫切期盼。会议通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以下任务:一是强化源头管控。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工艺、设备和产品,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和生态治理修复成套技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对重点地区、流域、行业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开展造纸、建材等15个重点行业治污减排专项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综合整治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等污染。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三是强化重金属、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等风险全程管控。四是完善企业排放许可、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建立多元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保督察执法,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据悉,我国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巨大,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增加值年增速将超过20%,总投资有望达到17万亿元。但是,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国和资源消耗大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短板,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琦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需要靠法制和市场化机制两条腿走路。一是要加快环境立法,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我国虽已陆续颁布“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但环保法律体系框架仍未确立,立法的质量和法规的执行监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后续要针对大气、水、土壤、危废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环保配套法规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二是要借助市场化机制推进环境治理。长期以来,环境无价格、环境无成本等观念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公用地”悲剧。而市场化机制是破解我国环保投入不足、投资效益不高、环境污染加剧难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环境外部效应内部化的重要手段,企业排放许可、排污权交易是较为适合我国采用的环保市场化方式。

多位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尚不完善,排污权的市场交易不活跃,而且排污许可证对排污单位的监管也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下一阶段要着重从构建排污权交易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排污权交易的政策长效机制、培育规范合理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等三个方面推进企业排放许可、排污权交易的制度完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已经于此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根据草案,环保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税污染物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有专家表示,环保税税额把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下限,这意味着税额标准高于现行排污费,环保税开征后,预计每年征收环保税的规模理论上可达500多亿元。

相关新闻:十三五脱贫规划获批 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将启动

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快实施一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工程,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确保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此前的2015年11月底,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中西部22个省区市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扶贫以市场为导向非常重要,“盲目发展产业,扶贫就会越扶越穷,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精准扶持机制

本次常务会议指出,要在多个方面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尽快脱贫。

比如要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旅游、电商等,尽快提高居民收入。

另外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小型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网改造升级、网络通信扶贫等工程。

同时要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和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就业有渠道、收入有提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仇焕广认为,发挥市场的作用,要注意不能完全用行政力量来代替农民决策。

仇焕广表示,此前各地都在加快资金、政策和人员扶贫下乡的步伐。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主导某一个产业,尽管政府有补贴,但是因为产量大,出现严重过剩,结果最后产品价格暴跌,农村损失惨重。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建议,现在扶贫侧重于生产、技术,而对农产品(12.720,-0.09,-0.70%)销售不太重视。未来要更加关注农产品的流通、农产品的产业化问题,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他还表示,需要有稳定的持续的脱贫。比如,贫困人口农产品价格高的时候脱贫,低的时候又陷入贫困,这都不叫脱贫。

解决致贫返贫问题

本次会议也对农民致贫返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会议指出,要做好贫困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尤其要通过深化医改、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解决好贫困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在这方面,要加大财政、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和社会组织帮扶等机制,形成推动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本次会议还通过了教育扶贫攻坚五年规划,支持各地改善贫困县义务教育突出“短板”。特岗计划优先满足贫困县需要,国培计划优先支持贫困县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建议,职业学校办学,可以采取与企业联合的“订单型”方式,允许企业参与到教学中去,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才能使脱贫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仇焕广认为,扶贫还是要让农民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些需要兜底和持续补助的,就需要不断支持,还有些地区需要通过医疗、卫生、教育等扶贫。

“否则如果脱贫了之后不再扶持的话,可能就会返贫。”他说。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则认为,扶贫对象的资格不应该是刚性的,应该是灵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动态的确定扶贫对象。

他还表示,扶贫不能简单看收入标准,要让农民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子女上学、看病有保障,才更具有实际意义。(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多详细数据,请使用钢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