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在即,市场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预期亦迅速升温,关于“中国式淡马锡”模式之讨论与猜想也热度空前。就在此时,辽宁成大18日发布的一纸股权划转公告,吹响了辽宁省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号角。国资国企改革资深专家张喜亮研究员认为:“本次辽宁省的动作,是地方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探索和突破,其代表性值得重视。”而一旦在监管体制方面取得改革突破,后续的改革配套措施即可“水到渠成”。
辽宁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破题
18日,正在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辽宁成大披露,公司于8月17日收到控股股东辽宁成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辽宁成大集团”)通知:根据辽宁省国资委下发的辽国资产权【2015】100号文件,将省国资委持有的辽宁成大集团10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国企改革资深专家张喜亮认为,这一股权划转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点来说,都颇有讲究。目前社会舆论再次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在此背景下,辽宁省划转辽宁成大集团全部股权至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启动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性探索,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实,在去年11月辽宁省国资委审议通过的《省属企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辽宁国资经营公司”)就已被确定为开展改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本次股权划转是其成为改革试点后在资本市场的首次亮相。工商资料显示,辽宁国资经营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其还是上市公司时代万恒的间接控股股东。
沪粤皖领衔国资平台运作
在改组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问题上,地方国资的动作普遍比央企大胆。作为政府管理国企方式向“管资本”转变的重要体现之一,广东、上海、重庆等十余个省市均明确今年将推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据上证报记者统计,目前已在国有平台公司开展实质性股权运作的地方除辽宁外,还有上海、广州、合肥等地。
其中,上海可谓一马当先,以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盛集团”)、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际集团”)作为平行的两大国有资本流动平台,均由上海国资委全资持股。从去年8月至今,上海的国企上市公司中,包括上海梅林、上海建工、金枫酒业、申达股份、棱光实业、龙头股份、交运股份、海博股份、耀皮玻璃等9家公司已划入国盛集团;上港集团、上汽集团则划入国际集团。关于两大国资平台的定位:在国有资本运作方面,国盛集团将积极发挥资本经营和股权运作的杠杆作用,以改革盘活存量,以创新培育增量。在产业投资方面,国盛集团坚持用市场化的办法完成战略性投资任务,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而国资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上海的广州,其在国资平台公司股权划转上的动作也颇为迅速。今年5月底,广州市委发布广州国资国企改革方案,计划未来三年,实施“打造国企航母”和“推进国资运营资本化”工程计划,探索组建广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该方案发布后不到一周,上市公司珠江啤酒就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珠啤集团100%国有股权被划入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资发展”)旗下。
此外,合肥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划转也已悄然启动。今年3月,根据合肥市国资国企改革整体部署,对合肥市国有资本营运机构进行调整,合肥市拟将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合肥产投”),同时,原先直属合肥国资委的安徽国风集团,被整体划入拟组建的合肥产投。
国资监管体制期待深刻变革
张喜亮认为,“各省份关于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改革措施各有特点。相信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的探索,对国家层面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能有促进作用。”
关于地方的国资平台运作模式,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张晖明曾对媒体表示,国盛、国际集团是以市场利益主导。“像上港集团、上海建工这样的上市公司、控股公司整体上市,国有股权都要转移到这两大流动平台,国盛和国际集团作为持股主体就是大股东。大股东要根据市值管理、产业管理、资本回报等方面来考虑其持股行为,有得赚就持有,防止亏损就要售出。所以搭建资本流动平台的本质就是要将全社会的国有资本推向市场,推向市场的国有资本都交给这个平台管理。”根据他的分析,未来的国资流动平台扮演的就是资本运作的角色,更多地顺应市场,同样受公司法和市场规则约束;国资委则更多地从市场退出来,不能直接是市场的参与者,而应当是市场的管理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在去年7月国资委发布的“四项改革”试点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被确定为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单位。社会各界尤其是资本市场对国家层面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有着极大的期盼。“国投和中粮的改革取得成功经验以后,我国的国资监管体制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将对资本市场起到稳压器的作用,并极大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张喜亮表示。(上海证券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