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多措施稳定股市 将研究指数熔断机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352  更新时间:2015-9-7 11:09:0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9月6日晚间,中国证监会负责人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形式发表谈话,表示要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和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负责人称,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今后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证金公司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证监会负责人表示,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

证监会发言人称,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积极稳妥实行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指数熔断机制方案。

证监会表示,要弥补监管漏洞,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严格管理和限制程序化交易,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规范股票融资业务。规范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业务活动,完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科普:熔断机制】

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以下为证监会负责人谈话全文:

一、问:如何看待近一个时期的股市波动?

答:股票市场有波动,时而上涨,时而下跌,是必然现象。但近几个月来,我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经历了快速上涨和下跌的变化过程。2014年7月上证综指最低为2033点,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到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点,累计上涨154%。股市过快过大上涨并产生泡沫,随之而来的回落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股市快速回落甚至出现恐慌性下跌,杠杆融资在助涨后加速助跌,部分金融产品触及止损线强制平仓,现货、期货市场交互下跌,市场流动性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凸显。面对这种局面,各有关方面统一行动,协同配合,迅速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维护股市稳定,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市场交易基本正常,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二、问:如何理解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答:所谓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估值中枢明显下移。截至9月2日,与前期高点相比,上证综指市盈率已由25倍下降到15.6倍。深证综指市盈率已由70.1倍下降到37.3倍。创业板指数市盈率已由134.5倍下降到63.6倍。

二是杠杆融资风险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场外配资得到清理整顿,其中,配资数额最多的恒生电子、铭创、同花顺三个系统因违法违规已被关闭停业。证券公司场内融资余额大幅下降,已由前期高峰2.27万亿元,下降到约1万亿元,回到去年年底的水平。信托公司杠杆融资规模也大幅下降。

三是助涨助跌的规制性因素得到有效抑制。通过提高保证金、限制开仓数量等措施,股指期货交易过度投机已基本得到遏制。严格限制了程序化交易,制止频繁报撤单行为,大幅减少其助涨助跌的效应。允许金融机构优化担保物违约处置机制和方式,对到期合约予以展期,有效缓解了杠杆资金平仓压力。

四是投资者流动性状况良好。股市交易基本顺畅,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可用资金较多。个人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达2.5万亿元,大大高于去年底1.2万亿元的水平。

三、问:下一阶段证监会在维护股市稳定和改革发展上有何打算?

答: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把稳定市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前一阶段,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入市购买股票,对于维护股市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这轮股市异常波动,进一步暴露了我国股票市场不成熟、制度不健全、监管不适应,以及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短期投机炒作过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健全法制,完善监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经验,研究市场顶层设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市场结构,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实施鼓励长期投资政策。

第二,有序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取向,积极稳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着力促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规范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份转售制度,推进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第三,弥补监管漏洞,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严格管理和限制程序化交易,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规范股票融资业务。规范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业务活动,完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第四,夯实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类账户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和跨市场实时监控体系。

四、问:近一段时间证监会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4月以来,我会部署开展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对市场反映强烈、危害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已集中部署查处六批案件,共计76起。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71起,市场禁入决定7起,罚没款2亿元。已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44起,拟罚没款11.8亿元。已向社会公开发布案件部署、核查情况、处理动态15次。

今年6月以来,我会及时调集系统监管执法资源,对各类异常交易行为开展全面核查,发现线索立即转入立案稽查,并根据需要协调公安机关及时介入。集中向公安机关移送了22起案件。严肃查处场外配资中的违法违规案件和“股市谣言”案件。目前,正在部署查处第七批案件,重点查处涉嫌操纵市场的重大案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是证监会必须履行好的法定职责。我们将坚持严格执法、高效执法,坚决查处和遏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着力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熔断机制全解释】

所谓熔断机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证交会”)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根据美国证交会的最新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即所谓“熔断机制”,但对于美股交易时段以外的股指期货交易,标准略有不同。

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当天也被称作“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22.61%。随后的事件证明熔断机制的设立在避免发生“闪电暴跌”中的确产生了效果。2010年5月6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20多分钟内暴跌约1000点,降幅达9%,被称为“闪电暴跌”。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高频交易”,如今大型投资机构主要利用高速计算机按照交易模型在极短时间内自动做出投资决策,以期先于市场其他投资者进行交易,但高速指令产生的错误可能给股市带来灾难。

除针对股市大盘的熔断机制,美国证交会对个股还设有“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的机制,即如在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支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除了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也都采用了熔断机制。在国外交易所,“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根据规定,当上述证券潜在交易价格较参考价格(指至少五分钟前的最后成交价)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机制,继而实施五分钟的“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继续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的波动区间内。当“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的参考价格也将根据“冷静期”的交易情况而定。

业内人士表示,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特别防止市场大幅下跌甚至发生股灾,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姜兴春表示,市场一旦触及熔断机制,意味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与风险,通过熔断机制让市场参与者重视风险并理性对待当前行情,短时间暂停交易让市场多空保持理性以及正确评估市场未来走势,以做出风险管理决策,同时也对程序化交易稍有所干预。

熔断机制最初来源于美国股灾之后的新创举。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熔断机制相当于“减震器”,它的好处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二是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三是有利于消除陈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流动性下降;四是为逐步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