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236  更新时间:2016-5-11 8:25:3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社科院经济蓝皮书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

主持人包兴安: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减速压力。今年以来,受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社会各界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较为悲观,但实际情况却是一季度经济呈现了稳中有进的态势。

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是巨大的,不应悲观。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社科院经济蓝皮书预计: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

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良好条件没有改变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做主题报告时如是表示。

李雪松表示,上述预计主要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良好条件没有改变;二是2016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大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三是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果显现,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正触底企稳,但全年外贸形势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四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孕育,在局部区域正在加速形成,但在全国经济中的占比还有待提高。

在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经历的分析,阐述了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在于供给侧,而劳动力短缺、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投资回报率下降等供给侧要素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向技术进步与体制创新,创新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在蓝皮书前言中所写:“必须正确地认识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等调整,其实质是在进行‘创造性破坏’……从根本上说,这种‘创造性破坏’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将中国经济发展推上新高度。”

李扬在发言中除了回顾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应对措施,也谈到,当前经济的问题集中于实体经济,而对策就在于供给侧,供给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

总体而言,蓝皮书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结构性减速压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对于保民生、防风险十分必要,宏观政策需要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对策选择上,蓝皮书建议,积极财政政策需兼顾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的平衡。从短期看,平衡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主要来自需求侧,因此,在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时,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着力促进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动力顺利转换。具体而言,减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收入分配调整。

此外,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主要经济指标还有:预计2016年CPI涨幅1.8%,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PPI下降4.1%,降幅比上年收窄1.1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7.4万亿元,增长13.1%;预计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6万亿元,名义增长9.4%,实际增长10.6%,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