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鞍钢股份、华菱钢铁、马钢股份等多家钢企密集发布年报,多数业绩惨淡。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致主业巨亏,加之人民币急速贬值,汇兑损失大幅增加,过去一年,国内钢铁行业遭遇整体亏损。有钢企如此形容2015年行业状况:挑战最为严峻、竞争最为惨烈、生存最为艰难的“冰河期”。
年报显示,2015年,鞍钢股份、华菱钢铁、沙钢股份、三钢闽光、马钢股份五家钢企均由盈转亏。其中,马钢股份亏损最多,亏损金额高达48.04亿元,公司上一年盈利2.21亿元。鞍钢股份、华菱钢铁、沙钢股份、三钢闽光分别亏损45.93亿元、29.59亿元、8062.18万元和9.29亿元。2014年,上述企业分别盈利9.28亿元、7463.43万元、3521.64万元和3195.27万元。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是钢企生产经营效益下降的直接原因。据中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创20余年来新低,同比跌幅为27.26%。2015年,长材价格下跌超过800元/吨,板带材及管材价格下跌超过1000元/吨。虽然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下跌,但仍不能弥补钢价的下跌幅度。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华菱钢铁毛利率为2.38%,沙钢股份毛利率为4.5%。
此外,汇兑损失大幅拖累钢企业绩。央行去年8月11日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而后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至8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3天内贬值近5%。尽管钢企普遍制定有应对策略,但急速贬值仍使这些公司“措手不及”。2015年,华菱钢铁汇兑损失同比增加6.19亿元;鞍钢股份汇兑损失达1.79亿元。
除了降成本促效率等常规措施,部分钢企正在探索新的转型模式,比如借力互联网。传统钢铁行业的“互联网+”多来自对销售端电商平台的使用。
华菱钢铁表示,公司将积极探索“互联网+钢铁”产业链转型升级道路,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物流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供应链金融,推进定制化研发,实现公司从钢铁制造商向钢铁产品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沙钢股份也在2016年度经营目标中指出,将发展钢铁生产自动化、物联网、大数据等。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